去年,《柳叶刀》发表了首个针对我国儿童与青少癌症病发率和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县长研究,其中有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我国平均每年新发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4.038万名;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得癌症?是纯粹因为不幸,还是存在哪些诱因?作为家长,除了陪伴,还能提前做点什么预防吗?
癌症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癌症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的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可以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最终可能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而易清除干净,一般不转移、不复发,对器官、组织只有挤压和阻塞作用的被称为良性肿瘤。
癌症形成过程来源@人民健康研究
儿童癌症类型复杂,肿瘤有几十种,每种分为不同类型,而每种类型下又分为亚型,而且全身均有可能发生。
白血病(造血细胞癌变所形成);
淋巴瘤(淋巴系统癌变所形成);
实体瘤(骨骼、肌肉、大脑等其他器官或组织癌变所形成)。
白血病在儿童癌症中算是最常见的病症,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癌),然后是淋巴瘤,其他部位的实体瘤较罕见。下面是较高发的一些癌症:
儿童癌症早期症状
虽然儿童癌症的原因还不明确,但是发病前还是有早期征兆的。学会识别一些早期疾病征兆非常重要,家长应对孩子出现以下症状保持高度警惕:
儿童患癌症有无诱因
儿童癌症很多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这意味着,这些孩子出生时已带有突变和致癌的DNA。这些突变的DNA要么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突变(出生前);要么是从父母那里遗传得来。
如果是后者,孩子父母可能也患有相同类型的癌症。遗传性的儿童癌症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恶性外周神经鞘瘤、肾上腺皮质细胞瘤等,其他大多数癌症为非遗传。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癌症并不会传染,孩子也不会被其他癌症患者传染。
健康孩子少接触致癌物
有助预防成年患癌
我们可能无法阻止先天的癌症,但可以在成长中预防。很多致癌物会随着时间累积产生致癌效果,要想减少孩子长大后患癌风险,家长应从现在做起。
标准答案谁都明白,不过是吃天然、新鲜、健康的食物,规律睡眠饮食,加强运动,增强抵抗力,但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
医疗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曾跟踪记录过几位骨肿瘤儿童的治疗经历。最初每个孩子都被当成了普通疾病治疗,但总不见好转,辗转多家医院后,才最终来到专治肿瘤(即癌症)的医院。
据肿瘤科医生介绍,在实际就诊中儿童患癌早期被发现几率较低,发现的时候基本都是中晚期。大家总把癌症看作绝症,实际是因为发现晚,来不及治疗造成。事实上儿童肿瘤大多是良性,治愈效果比成人好很多,即使是恶性肿瘤,大多儿童患者也能被治好。
比如最普遍的恶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愈率是90%,肾母细胞瘤治愈率达90%以上。相对来说儿童的肿瘤更容易治愈,超过80%癌症患儿可存活5年以上。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相比成人,儿童和青少年会有更长时间来面对各种治疗的长期后果,所以治疗原则上会更注重肿瘤根治、功能保护和心理健康的优化结合。
这里主要说说肿瘤科医生遇到咨询较多的两个问题:针对低龄儿童的用药途径都有哪些以及为什么需要多药联合化疗?
口服给药:例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静脉给药:静脉推注、静脉滴注、持续静脉滴注等,多数化疗药物通过静脉给药;
局部给药:例如胸腔注射、腹腔注射、心包腔注射、鞘内注射等;儿童常见有脑或脑膜的原发和转移性肿瘤,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脑脊液中(如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等),可以克服抗癌药物难以透过血脑屏障的困难,成为预防性治疗脑门白血病及淋巴瘤的有效措施;
动脉给药:动脉推注、选择性动脉灌注或栓塞等,例如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的动脉介入治疗。
由于肿瘤细胞的遗传不稳定性,在化疗中不可避免会面对肿瘤细胞的耐药问题;联合用药在儿童急淋白血病中首先获得了成功经验,作用于肿瘤细胞不同代谢过程的几种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以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减少耐药性,称之为联合化疗。一般使用2-4种药物联合,必须考虑到药物不会发生严重的毒副反应叠加作用。
内容综合整理自:中国科学报、上海市儿童医院、向日葵儿童抗癌平台、中国慈善联合、育学园
博奥晶典药安康®儿童安全用药基因检测是通过检测儿童与药物代谢、疗效及毒副作用相关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可为患病儿童提供安全用药信息的检测项目。
【适用人群】
【检测意义】
客服热线:400-9968-999
(工作日 0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