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夏秋交替的一个月,炎热日渐退去。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 起居调养 ·
立秋之后,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作息规律,以晚9-10点钟入睡,清晨5-6点钟起床比较合适。
此时,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以应秋气之清爽,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 养生关键 ·
进入秋季后,人体也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一些潜伏在夏季的症状就会出现,机体也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如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这种状况就是“秋乏”。中医认为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阴虚可见咽干、口干、鼻子干。
八月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秋天,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可根据个人的体质,做一些登山、慢跑、郊游等户外运动。但要多注意滋脾补筋。因为秋天筋容易克本,而肝是主筋的。所以,在运动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剧烈,做好准备活动,避免伤筋。
俗话说“春捂秋冻”,这个季节穿衣感到微凉是最好的状态,不必过早添衣,适度的冷感可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不过,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昼夜之间温差增大,有支气管炎、肺气肿、关节炎、腰肌劳损、心脑血管疾病等人群,还是要注意保暖。
· 立秋养两脏 ·
养肺
因秋天由肺主宰,应多食酸,少食辛。如西红柿、辣椒、茄子、马铃薯、葡葡、梨等食物,都能帮助克服疲倦,应该多吃。养生多用能祛余暑的食物,滋补强身,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可健脾胃。如:山药、扁豆、南瓜、萝卜、白菜、木耳、蘑菇、芹菜、茄子等。蛋、鱼、瘦肉、水果、这些都可促进肠胃蠕动,加快体内毒害物质的排泄过程。
少吃油腻的肉食,多吃碱性食物。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碱性食物有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还要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
养肝
立秋之后,肝气在秋天受到抑制,而肝又主情志,疏泄气血,这时候人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气血失调的现象,具体表现有忧郁、心慌心悸、失眠、内分泌紊乱等。
秋季养肝,多吃小白菜、胡萝卜、海带、莲子、黄瓜等,可以帮助肝气的运转,增强肝脏解毒排毒功能。
内容综合整理自:情志调理APP、中国中医
类经堂是博奥生物旗下高端健康管理服务品牌。作为“哑铃模式”中“向外”推介和示范中国现代医学和文化的先行先试基地,依托清华大学和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雄厚的科研实力与人才优势,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秉承中国儒释道医之文化艺术精髓,结合现代分子检测与工程技术等手段,打造了“国医治未病、多组学联检、大情志调理、环境测调控、膳练意息疗、健康智慧云”六大服务版块,以助力实现个体身心境的全面健康。